(资料图片)
封面新闻记者 边雪
莫高窟最早的中心塔柱式洞窟,始建于北魏的第254窟,洞窟位于莫高崖面中层,洞窟前部为人字披顶,人字披南北两端模仿汉式传统木构建筑形式,承托有木质斗拱。如果你不能亲自前往,在数字敦煌的全景漫游中,窟内景物都能清晰地通过屏幕,展现在你的眼前。
文化遗产蕴含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民众除了在遗产地、博物馆实地了解文物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信息时代数字技术让越来越多的文物数字资源通过网络、展览、文创等不同的形式得以广泛传播。文化遗产的传播以数字产业为载体,为文化遗产的永续保存与传播踵事赋能,如何进行文物资源的智能化分析,如何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进行共享利用,目前面临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6月9日,在成都举办的第三届文物科技创新论坛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机学部教授万亮以“数字文化遗产数据的智能化分析利用及全流程版权保护初探”为主题,进行了相关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的介绍。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机学部教授万亮。
据万亮介绍,项目组从国家文化自信和文化安全的重大需求出发,围绕让数字文化遗产“长久活下去,生动活起来”的目标,重点面向不可移动文物(以石窟壁画为代表)和可移动文物(以器物、青铜器为代表)的数字化表示,构建起“加工-保存-增强-利用”四个环节在内的技术体系,针对当前数字文化遗产数据面临的“实际利用率低、不敢共享”等现实难题探索可行的解决方案。
“具体而言,我们以考古、传播、管理等实际业务需求为导向,结合示范单位数据特点,研究并构建了敦煌壁画高质量图像标注数据集,初步开发了具有跨平台、跨硬件、跨系统等特性的智能计算引擎,以支撑目标检测、实例分割等基础性智能分析需求,提供了图像到图像、语音到图像、草图到图像等多模态检索功能,设计并实现了区块链-数字水印联合的两级版权保护技术,对在线数据的使用提供随时跟踪追溯,对于离线数据提供版权识别功能,有效回答了‘谁在何时用了什么数据’这个问题。”万亮告诉封面新闻记者。
降魔变 南面壁画 数字敦煌。
据万亮介绍,目前数字文化遗产数据的智能化分析及利用方案已初步集成到湖南博物院的数字资产管理平台,协助敦煌研究院构建了“数字敦煌”开放素材库。
万亮表示,该方案的研发工作涉及天津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暨南大学等多家高校,以及敦煌研究院、湖南博物院两家文博单位,未来,将充分发挥高校的技术优势,与文博单位紧密合作,探索出更优的产学研工作模式,培养智能+文博学科交叉人才,助力文化遗产保护智能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