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高品质旅游强省,安徽明确“施工图”

来源人民网   2023-08-10 20:04:59

构建“一区三圈四带”;实施“六大工程”;到2025年,安徽省年接待游客达10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1.2万亿元……8月10日,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对日前出台的《关于深化文旅融合彰显徽风皖韵加快建设高品质旅游强省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行解读。

据了解,《意见》是文旅部门机构改革后,安徽省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出台的第一个旅游政策文件。安徽省委、省政府成立加快建设高品质旅游强省工作领导小组,省委书记、省长担任组长。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意见》提出,构建“一区三圈四带”(即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合肥都市科创文化休闲旅游圈,大别山红绿交融文化旅游圈,皖北文旅融合发展圈,长江、淮河、新安江、江淮运河文化旅游发展带)总体发展格局。

《意见》明确了重点任务,即实施旅游新高地建设、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示范、旅游能级提升、旅游消费促进、旅游品牌传播、旅游服务升级“六大工程”。形成点上有风韵、线上有风光、面上有风景,彰显徽风皖韵的高品质旅游目的地,努力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安徽省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为全面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增添强劲动能。

《意见》提出,到2025年,安徽全省年接待游客达10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1.2万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7%。到2027年,建成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高品质旅游强省基本建成,年接待游客超过11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4万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6%。

“六大工程”具体包括:

一是实施旅游新高地建设工程。建设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辐射带动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全域高质量发展;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地,推动优秀传统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建设全国红色文化传承地,扩大安徽红色文化影响力;建设长三角生态康养首选地,打造世界级长三角“诗画古镇”“道源问道”等品牌。

二是实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示范工程。推进全域乡村旅游,以农文旅融合发展为主攻方向,协同推进休闲旅游发展、美丽乡村建设、传统村落保护;做强乡村旅游精品村,实施乡村旅游“十百千”计划,集中建设50个国家级、200个省级、1000个市级重点村,推动乡村民宿升级;提升乡村旅游运营水平,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三是实施旅游能级提升工程。开展大景区提升行动,遴选100个重点景区实施“一景一案”改造提升,对景区、景点解说词进行标准化、规范化提升,打造一批“席地而坐”景区景点,到2027年培育50个省级以上度假区;开展大项目建设行动,谋划建设100个重大旅游项目,建立省、市、县(市、区)领导联系重点旅游项目机制,及时协调立项、审批、用地、资金等方面难题;开展大企业培育行动,到2027年,培育年营收超10亿元的文旅企业30家以上,年营收超百亿元综合性文旅企业3-5家;开展大招商突破行动,引进一批总部企业、“群主”企业、“链长”企业、新型文旅企业。

四是实施旅游消费促进工程。延伸旅游产业链消费链,扩大优质旅游产品供给;推深做实“皖美好味道·百县名小吃”活动,创建“安徽有礼”品牌;打造旅游新业态新赛道,推广“商业+旅游”“体育+旅游”“工业+旅游”模式,培育场景化体验产品,推动演艺进景区、进街区、进综合体,大力发展“夜经济”。优化消费环境,落实带薪休假、职工疗休养制度,鼓励弹性作息,健全完善研学旅行制度体系、课程体系,持续举办“520”安徽文旅惠民消费季等活动。

五是实施旅游品牌传播工程。强化传播策划,聚焦扩大“美好安徽迎客天下”品牌影响力,扩大新媒体传播,建立品牌传播矩阵,策划破壁出圈引爆点;创新营销方式,加强原创IP营销、消费体验营销、科技场景营销,推进虚拟与现实相融合的体验营销;实施“引客入皖”行动,运用大数据技术优化引客策略,组织开展一批“走出去、请进来”市场开发活动;提升节庆品牌,办好安徽国际文化旅游节等展会节庆活动,打响“驾游安徽”“美宿安徽”“研学安徽”等品牌。

六是实施旅游服务升级工程。推动旅游交通便捷化,有序开通国际和地区航线,加强路景融合升级改造,建设一批旅游风景道,加快构建“快进”“慢游”交通网络体系;推动旅游服务智慧化,打造高水平直播和短视频基地、高质量电竞产业集聚地、高品质沉浸式产品体验展示中心,培育一批5G+智慧旅游应用场景和示范标杆,完善提升“游安徽”公共服务平台,推进省市县三级旅游数据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推动旅游监管精细化,完善地方性旅游法规,健全完善旅游服务质量评价体系,规范市场秩序,探索通过人工智能大模型,提供个性化、定制化导游解说服务。

政策支持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加强资金引导。省财政每年统筹安排支持旅游发展资金不少于2亿元,用于支持各地申办全省旅游发展大会、建设国家级旅游示范项目等奖补。统筹用好“大黄山”产业投资基金等产业引导基金。

二是拓宽融资渠道。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产品服务,鼓励保险机构创新旅游保险产品,支持符合条件的旅游类项目申报发行政府专项债券。

三是保障项目用地。将旅游项目用地纳入各级国土空间规划。乡镇国土空间规划中预留的不超过5%的建设用地机动指标可用于乡村旅游项目建设。建立村庄规划留白制度。保障重点旅游项目使用林地定额,依法依规办理林地使用手续。

四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将旅游人才纳入各级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支持各地建立旅游人才激励机制。组建旅游发展智库。加强旅游学科体系建设,着力培养旅游领域专业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来源:人民网安徽 记者 高飞跃

推荐阅读:

任东兼任新职务

巢湖学院发致歉声明

与你有关!安徽今年实施50项民生实事

值班编辑 徐文兵

热门推荐

猜你喜欢